【精华】高考话题作文锦集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话题作文 篇1高考作文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是什么呢,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呢,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分几大点如下: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一高处绽放的灵魂:
阅读十指为林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卑微
或者高尚
人世间的真善
总需要以最美的形式
绽放在太阳底下。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二关注源头把握源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历史有历史的源头,现状有现状的源头……社会生活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事物之间相互错杂,只有关注源头进而把握源头,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事物,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读了上述材料,请你写一篇,可以发表对“源头”的看法,可以叙述与“源头”有关的经历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三种一棵树识一棵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在植树节,如果是我们,会植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梨树、榕树、黄桷树……不过天天跟书本、习题打交道的我们,好像已经隔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很远了。您认识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树,又是怎么认识这棵树的呢?
请以“我种下一棵树”或者“我认识的一棵树”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四汉语的荣耀与尴尬: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自20xx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全球已经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学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多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成为外国青年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今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学各自进行了20xx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须进行英语(论坛)、数学考试。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五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社会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有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根据对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社会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话题作文 篇2我上大学时,学英语,把托福听力存进MP3,一天到晚就放在耳边听。反反复复听,每天听十小时以上,整个人都想吐,还是听不懂。
为什么听不懂呢?因为我没有背单词。连单词都不认识,句子怎么可能听得懂?但是,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相信听得多总是好的。后来,它每讲一句话,我都知道下面要出来的是什么音节,但是没有用,什么意思还是不知道。
背单词,为了方便,只背第一个意思,而且只记拼写,不看音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词我也背过,但因为不看音标,不知道怎么读,听听力时仍然听不出来,全部抓瞎了。后果就是,我过四级和过六级中间隔了五年,而且这五年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英语,努力考试。为什么效果这么差?因为我把邪路认成正路,把错误的方法认成正确的方法。
今天,很多人依然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比如认为只要读书就是好的,就不会错。哪怕没读懂,也有潜移默化的好处。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并不是那么回事,只是这种解释让自己感觉更舒服而已。那种潜移默化留下的,就跟当年一天十小时托福听力在我耳朵里“潜移默化”留下的一样。
看事情不能稀里糊涂,要去推究背后的原因和理由。同样是上学,同样是一天七八个小时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有人考90分,有人考20分。有人高三就考上大学了,有人要复习到高四高五。考20分的人,他也潜移默化了呀!复习到高四高五的人,潜移默化的时间更长呢!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的,但要去分别不同的情况。什么时候该谈潜移默化?“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一次做坏事,很紧张,很害怕,下次再做,就没那么紧张和害怕了,做十件百件,整个人就完全变了。这种事上,一定要谈潜移默化。
但人们往往不爱在这种事情上谈潜移默化,倒爱在另外的事情上谈:看一本书,没看懂——“我潜移默化啦”;办一件事,掉链子了——“没事,吸取经验,潜移默化啦”。
为什么会这样?做了恶而无益的事,不谈潜移默化,就可以把大过失看成小过失,把有过失看成无过失;做了劳而无功的事,谈潜移默化,就可以把沒长进看成有长进,把没功劳看成有功劳。人实际上滑头得很呢,总爱把事情往让自己舒服的地方想。
孔子讲“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一次做砸了,下次在同样的地方还做砸,就是“不好学”。以“反正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借口,就是懈怠、放任、稀里糊涂、似是而非。
【素材运用】
“潜移默化”,一直 ……此处隐藏5719个字……
再一次窥望星空,阴霾已散开,皓月当空。
远方迷茫而浓重的夜,一阵旷远雄浑的午夜钟声破空而来。
高考话题作文 篇6生活中,值得道谢的事随处可见,“谢谢”随处可闻。生活中也总有些让人终身感动的事和让人从心底由衷地说声“谢谢”的人。
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话题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谢谢”这一现象十分常见,她常常被视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的回报,真诚的表述,是人类真诚相处的制胜法宝,因而把握感谢的心灵性与真诚性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由此出发,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发自内心的,真诚而超越物质的,因而是纯洁而高尚的,有的感谢则非来自内心,并由于沾染了物质的欲望,因而是卑劣而可耻的;就真诚性而言,有的感谢是自由而自觉的高尚之举,有的则是非自愿的强制的卑下行为。
就文章写作而言,由于题目没有对文体作出限制;因而可以采用记叙文、散文、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予以表现;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感情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师生情、人与自然的情感,几乎无所不包;就情感而言,由于感谢一词本身的情感性色彩,因而写作时当饱含感情,真切生动,方能动人。
佳作示范
昨天刚升职为商业街保安部部长的老赵穿着新发的制服,嘴里叼着新下属送的“三五”,在商业街里挨家挨户地溜达,后面紧跟着的是跟班儿小黄。
突然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人在打架,便跑过去询问情况。
“怎么回事呀?”老赵瞥着打架的人,问道。
“他打人1
“是他先骂人1眼看两人又吵起来了。
“行了,行了,吵什么吵!都跟我到部里走一趟1老赵说完扭头就走,小黄带着两人跟在后面。
经老赵了解情况,原来是小贩白侃不给顾客退货,还出言不逊,顾客性急便出手伤人。
老赵先把白侃叫进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说:“你对顾客服务态度不佳,出言不逊,还出口伤人,破坏了街上的秩序,这罪过可不轻,按街上的规矩,最少得罚个百八十块的,没准还得让你搬出去呢1
“呦,那可怎么办呀!可您想想,是他先动手的呀,我能就这么干站着等他打不行?”
“那没办法,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犯了规矩,我总不能装看不见吧!咱们都是自己人,我倒是想帮你说句话呢,可我也得说出个一二三来吧1
“这倒也是,要不这样,我那儿也没什么好玩意儿,您平时路过我那小店儿,看着什么用得着,就随便拿点儿。”
“那,”老赵故作思考的样子,“行,这事就先这样,我先替你扛着,你自己也小心点,但不保你没事。行!忙你的去吧,有空我去你那儿转转。”
“那就麻烦您了,真是太感谢您啦1白侃点头哈腰,笑眯眯地去了。
老赵又把顾客叫了进来,严肃地说:“现在这事可不好办啦!甭管是他态度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反正是你先动手的。一动手,这可就是派出所的事了,关你个十天八天都有可能1
那位顾客也有些心虚,问道:“照您这么说,事可就闹大啦?”
“那当然1老赵显出一副不屑置辩的样子。
老赵又回过神来接着说:“那白侃就是一外地人到这儿来摆摊的,您说您跟他一般见识个什么呀?再说,遇到这事我是帮你们俩谁呀?我也是爱莫能助呀1
“就是,要是不理他,也不用您替我劳神费心了。这样,您尽力,正好我刚买了一包上等茶,给您回回神儿,再好好教训教训那小子1说着,他便掏出一包茶叶,放在了桌子上。
“是,咱们都是明白人,以后别做这糊涂事。我先帮您盯着点,估计问题不大。白侃那儿,别说我,就是‘上面’也得狠罚他1
“那就谢谢您了,今天遇上您这么负责的人,真帮了我大忙了!非常感谢,非常感谢1顾客对老赵千恩万谢,然后离去了。
“谢谢”二字值千金,可这其中的价值何在呢?
我不解,到底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虚伪的谎言,失去了真实淳朴的美;到底是什么让物质原本的美好变得肮脏,甚至成为万恶之源。可我相信,世间真情还在。得到他人帮助后的感激,为人所理解的感激,受人启发后的感激等等,这些真挚的感情终会打倒邪恶的势力。
愿“感谢”能保存它原始的美,不被扭曲本身的含义。
高考话题作文 篇7天空,蓝蓝的,无拘无束的云丝在天空肆意的展现自己清纯的美。在一次抬头,似乎有种错觉,太阳在一步步地向自己头顶压来,那耀眼的光芒刺痛着双眼,让人感到一阵眩晕。
这时天空已经变成了鲜艳的橙黄,如香橙的夕阳悬在远处起伏的山脉,给世间洒下一片余晖,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对人间的眷恋。坐在屋子里,有几束阳光射过绿荫的树和那明亮的窗,铺在我的课本上,树上的字符似乎在跳跃,我还瞅见那许久未动过的橱柜上泛起灰尘,它们在那束阳光里舞动着,展现自己唯一的不凡。天空又渐渐变成了浓浓的橙红色,世界就像一张诺大的宣纸,阳光在为它涂抹最绚丽的色彩……
夜幕拉着它黑色晚礼裙的裙角也来光顾这座繁华的都市,很难想象,她是如何降月亮那样的珠宝绣在裙上,为自己增添几分婀娜的姿态。依旧是坐在书桌前,仰头透过枯细的树枝望着那似柠檬一样的玉盘,月华毫不吝啬的泻向大地,黝黑的泥土享受着它的青睐……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雾里悬浮着橙黄的霜……
看着偶尔隐现的星,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隐士,不追求红尘路上的富贵,却独爱那份田间的清闲;不羡慕世间庸俗的虚荣,却只爱雨后七彩虹横跨在天际的姿态。在自然的怀抱里,人们有种解脱,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没有了令人厌恶的勾心斗角……那阵风,或许吹走的不只是长时间的热意,还有人们的悲痛;那阵雨,或许洗涤的不只是人们的肌肤,还有人们长时间积累的挫意感……感谢自然,给了他们宣泄的空间,伴随那阵历史的钟鼓,迈着自己信念的步伐,开始自己的征程,而到最后才发现,一切都回到了起点,因为自己解脱了一切,始终坚信着“自然”。
这或许是千年的诺言,或许是万年的誓言,一切都随缘,不强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躲避自己躲不掉的事实,因为自己总能在自然的怀抱里找到自己的本来。它表现得很清淡,清淡到人们快忘了它的存在,伴随它的只有时间,只有在迷雾中升起的旭日和那略带羞涩的月牙……
什么时候挫败了,“自然”会随时扶持着我们站起来;什么时候失意了,“自然”会抚平那深陷的创伤……真的觉得厌烦,为什么不轻轻推开窗远眺,外面的世界充塞着生机,外面的世界在自然的点缀下更加多彩。我不知用什么语言可以表达我对自然的崇拜,只觉得有它在,我不会束缚自己。我你宁愿做那站在荆棘枝头用鲜血歌唱的荆棘鸟,也不愿做关在鸟笼里的金丝雀;我宁愿做海浪冲起的浪花,也不愿做身处深海的死水;我宁愿作倾盆而下的暴雨,也不做躲在云后的雾水……站在历史的下游,拨动尘封已久的琴弦,不知会不会影响到远处白皑皑的雪山?人生人长人过世,一丝不挂的来,一丝不取的走,经历坎坷的人生,看破世间的红尘,终究能做的便是将自己的骨灰埋进黄土……
自然的信念便是这种解脱。蘸了又蘸的酥油茶,还是当年那样浓;酿了又酿的青稞酒,让我醉在不眠中;品了又品的信念人生,还是酸甜苦辣咸尽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