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作文锦集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 篇1有文采的文章
冬去春回日融晴,自然之美话不明。
款款轻风送和煦,沥沥细雨带笑容。
鸟啼声声具灵性,绿草萋萋似人生。
万事万物皆有意,别样风景别样情。
——————————文/墨白
月缺月圆,云聚云散,风淡风清,大自然变化无穷。折一枝能做春笛的柳丝,掬一捧能为号角的春风,携一腔平静如水的心情,欣赏大自然风景,感悟其中别样情。
喜欢站在窗前,听窗外阵阵微风起,听风轻轻拂过窗帘吹进居室,吹散了多日来隐藏在心中的抑郁;看窗外树影婆娑,摇摆的枝条随风起舞,舞动优美身姿,画出一道道亮丽风景。“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春意浓浓。柔柔的风吹拂面颊,惹得面颊一阵麻痒,舒服极了。我携带一壶春风酿成的香茗,走出室外,在无边的旷野上去感受春风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和煦、温暖。
喜欢走在街上,中途遇雨。细细密密的雨和着柔柔的风,从蒙蒙的空中,薄薄的雾里,飘逸着秀发般轻轻洒落。在雨里穿行的我,让那小巧晶莹的雨滴在面颊缓缓滑过,带来丝丝惬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途中遇雨,这也需要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才能欣然接受,正如要有渔夫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旷达心胸。
喜欢漫步树林,听林中鸟儿鸣唱。那一声声清脆的啼叫扣人心弦,那一首首婉转的歌声让人陶醉其中。特别是那几只报春鸟,它们在空中飞舞着,像是用舞姿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这渴望春风春雨的树林。“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那黄鹂”,鸟儿也有灵魂,也有对春的依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原来自在的鸟儿也是多愁善感的精灵。
喜欢坐在草地上,仔细观赏小草。我爱看她在微风中扭动着柔弱的身姿,还生怕她因跳舞而扭折那纤细的腰身。还爱看她脑袋上戴着一顶镶嵌着晶莹剔透的帽子————露珠,在朝阳里,她愈发精灵。小草没有选择出身,她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一丝与百花争春之意,只有一份默默妆点大地的爱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畏惧极其恶劣的环境,能在艰难困苦中存生。
风含情,雨带笑,鸟有灵性,草似人生。大自然将这一切风景送至人间。
在风中,我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温和热情;在雨中,我懂得了人要有豁达、乐观的心胸;听鸟鸣,我知晓了为避免落后,就要学报春鸟的先行;观小草,我懂得了要敢于和困难作斗争,要能在夹缝中坚强成长。
我若有所得的行走在这天地之间,欣赏着周围的一切,感悟这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情!
有文采的文章
倚窗而立,临风远眺。静静地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聆听着清风的呢喃,凝眸间,总有一些情愫萦绕心间,总有一些往事滑过流年,涤荡着内心深处的情感,思绪悄然地弥满了心怀。那点点滴滴的陈年旧事,在清风明月的轻轻弹拨下,流淌出炽热的心音。
光阴,在不经意间,已悄悄地从指缝中偷偷溜走。转瞬间,虚度五十载春秋。回首往昔,惶然不识归路,素白的时光搁浅在冬日清冷的枝头上。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又勾起我的感伤。一杯清茶,走笔忆往昔,冬雪依旧,物是人非,寻觅流年里的足迹,如入梦!
翻开,陈年往事在流年里晾一晾,往事多少?奈何成追忆,曾经的辉煌零落成泥,唯留一抹暗香随风雨沧桑在岁月里……
搜寻曾经的过往,有成功,有失落,有欢笑,也有无奈!尝尽了人间百味,感慨良多!常常不自觉地想,今生遇到的人,遇见的事,经历的困苦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人生原本就该有很多的磨难,经历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好事多磨,幸福来之不易;哭过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灿烂;失去了,才更懂得什么叫珍惜。年过半百,才学会拿得起放得下。一个人的成熟,不是经历多少,而是经历后的沉淀和思考;痛苦不是颓唐,而是痛苦后的醒悟和审视。
人生,不在于成败,而是风雨中的坚强。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喜欢过一种平淡的生活,简简单单地去爱,我相信忠贞不渝的爱情,但不善信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只要我的爱人,能在风雨中为我撑起一把伞,我会一生一世与他默默相守。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等待,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彼此铭记。浪漫的爱情令人神往,但它抵不住现实生活的残酷。现实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繁华富贵,只有彼此陪伴,给予彼此一份真情、简单、踏实地过着平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做普通的烟火夫妻,才能长相知常相伴。我不羡慕阳台看海的别墅,奢华的烛光晚餐,只要有套能遮风挡雨的房,一束阳光,全家一桌的粗茶淡饭,虽然平淡却幸福,足矣!
走过路过,见识多了也懂得了更多。风雨坎坷之后明白了许多方圆之道、厚黑之说。渐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宽容,淡定了躁动的心。年少时喜欢古乐丝竹之韵,在那温婉清脆的弦音里领悟岁月的恬淡,中年喜欢把盏清茗,情寄素笺。在那幽幽淡淡的清香里感悟生活,在那墨香四溢中淡描人生。我想等到暮年,我会喜欢清秋里枫叶的成熟静美,淡淡地来淡淡地去。没有欲望,给人以宁静安然,简单而有余韵。
我欣赏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我崇尚梅兰秋菊的君子风骨。行走在人生的路途上,每个人的都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历尽痛苦磨难才会成熟,才能学会遇事淡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心智的成熟让我理解和喜欢上“淡然”这一词,体会到淡然一笑泯恩仇的境界!
淡然,是一种优美,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境界;淡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粗茶淡饭,荣辱不惊,平平淡淡的悠然人生;淡然是静谧的夜晚,月色如水的庭院,掬一湾淡淡之水,沏一壶清淡之茶,静静地坐着听风赏月,品味着淡淡的清香,品味着丝丝苦涩后的甘甜,它是一种心情,一种人生态度!
我喜欢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守拙归园,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闲雅淡然。可让你清清然地拂却陌上的一身尘土倦意。人似闲云野鹤般自在,心如云水舒卷般素淡,这使人想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素雅清淡画面。这种闲淡的心境是遍阅世事沧桑后的一种淡泊,是尝尽人间百味后的一种淡定,是尘埃落定后的一种淡然,更是悠静岁月里的一种平淡。
此时,月上中天,柔和的月光洒满庭院,把夜晚烘托得更加平静、祥和。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拥一份淡然心态,泼一纸墨香,品一杯香茗,听一曲老歌,算不上奢侈吧!却可以让心平静。我不再去追忆过往,将这个喧嚣的世界抛于心外,暂且放下凡尘俗事,远离浮世清欢,避开车马喧嚣,在红尘陌上、任凭心猿意马筑篱种菊。让心灵的文字,随心所欲地快乐舞动,给心灵一个憩息的空间,让思绪浮想联翩!
遐想的文字,快乐的墨染了纸卷。我仿佛听到春的脚步声,闻到桃花的芳香。待天亮,我要带上家人约 ……此处隐藏6478个字……文,就要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讲述新鲜的故事,使读者有更具体、更强烈、更丰富的思想感情。有时,根据写作需要对所供的一组材料概括出具有“共性”或独具“个性”的某一见解而适当引用材料,这种情况当然不能算是“复制话题”,反而体现了写作者的创新意识了。
二、忌穿靴戴帽
近年来,话题作文对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行创新思维提供了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但某些习作者由于领悟能力不够,想象、创新能力欠缺,同样会把原来提供的话题变成僵化呆板、穿靴戴帽的病文章。
例如:近年一次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作时,某考生居然写了这样的内容:“记得有一次,我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看到地球仪时,讲解员问我们:‘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一位同学说:‘因为它在地球仪上,比较好转。’也有的说:‘为了使人看得清楚。’各种回答,千变万化,最后讲解员说:‘有位航海家在大海中一直向西行,最终达到了他的出发点,所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然后,这位习作者又归结道:“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以上这段文字,根本没有理解原话题的丰富的内涵,仅仅是摘引了一些语句生硬地给自己的文章“穿靴戴帽”而已,习作仍然走在缺少想象力、缺乏创新思维的老路上。
三、忌转移话题
一位考生,他的“心灵悟语”一文开头是这样的:“心,我的心不要悲哀,你要忍受命运的安排。严冬掠走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带回来。心,我的心,只要是你情乏所钟,你都可以尽量去爱。”可是后面他又接着写道:“平淡,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无所谓,而是平常与淡然。用一颗平常而且淡然的心去面对社会的艰难和压力,就不会过于烦恼和紧张了。就象面对高考,我从小学到真是12年寒窗苦,为的就是在这人生的转折点上有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一路上却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即将要达到终点时,还要考虑万一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这时,我的平常心和淡然的心对我说话了,他告诉我不要有太多顾虑,在这12年里流的汗水会化作春雨毫不吝啬的浇在你身上,严冬夺取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夺回来。”
这篇习作,开头谈的是“爱”,后面写的却是如何看待人生路上的“难”与“苦”,明显属于“转移话题”。“心灵悟语”,可“悟”的话题有许多,“爱”心可以去“悟”,“人生”也可以“悟”,但每一篇“悟”只应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如果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谁知道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四、忌文意散漫
一般来说,话题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没有规定写作的主旨。所以,在话题规定的范围内,还要“炼意”,也就是提炼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在这一环节下功夫不够,没有考虑好自己究竟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匆匆忙下笔,就有可能东拉西扯,多头指向,文意散漫,不知所云。
例如:有位习作者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开头三段写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着写李素丽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劳动模范;再下来写一个故意开枪伤人的派出所所长被判死刑;最后又写到做数学题可以一题多解。这样一篇文章,七零八落,让人不知所云,是典型的文意散漫,东拉西扯的病文。
五、忌缺少创新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为降低,内容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形式非常自由。
正由于话题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松绑,学生可以极大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由于旧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作文中仍有不少八股味。写记叙文只会一味赞“心灵美”,编造虚假题材;也有写“悲壮美”的,以损害父母身体健康为代价编造所谓“车祸”换来“我追求的品格——坚韧”、“战胜脆弱”的作文得高分者也大有人在。(由于以前作文命题的欠缺,造成虚假、编造的作文已越来越此路不通了。)
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作文中写出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极有创意、大胆想象的科幻故事等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尽力追求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关心未来世界,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象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有创新、有特色。
高考作文 篇7高考,是我们无可选择,更不可缺席的一次成年礼。
——题记
高考,便是父母、老师口中所常言道的“前途光明的出口”。为了父母所谓的前途,我们不顾一切地一直走着。
小学努力六年,为了考上个理想的初中;初中奋斗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高中;高中拼命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大学;大学修读四年,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人们都好像计算机般运行着,都在按照着上帝所编制的程序,一步步无法抗拒般走着。
如今的应试教育制度毁了多少个孩子的梦,成了无数华人的痛。如今的中国人一直都在千般损万般骂这样的制度,却仍然骂不醒我们心中的那道“伪梦想”。好像江成博说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喜欢什么,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而不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喜欢什么,让我们从事什么。我们努力地学习,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大学,为了一纸文凭,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吗?难道,我们的12年青春就只能拿来做这样的一场交易吗?
高三的学生,花了12年,就只为了顺利地写完两个半小时的语文,两个小时的英语,两个半小时的文/理综和两个小时的数学。原来,渐渐地,他们的12年青春就这么轻易地被世界等价为了9个小时。看着身为高三学生的哥哥,我真的很想问他,这个12年与9个小时之间的等号,他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划下?
但是,一切并不是口头上说得那么动听,现实毕竟是现实,总让人无奈的现实。
即便我每次考试失利,总会重复着韩寒的那一句“不上大学,照样活得很好”。可是,我知道,韩寒的成功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无法复制韩寒的成功的。所以,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是屈服于应试制度下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都似乎有着共同的潜规则:先敬罗衣后敬人。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那一纸文凭,即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从基层做起。而且,为何现在就连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呢?如果他们是真的有本事、能吃苦耐劳的话。那么,还会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们没有背景。他们没有个“李刚”做老爸,哪管你爷爷是李鸿章啊。如今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你认为你能退得翻吗?
说真的,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父母、儿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考好自己人生中的高考。我们平心而论,难道这一条被数万国人千般损万般骂的应试教育制度,不就是对我们最后的公平吗?现在的社会,没有高考,我们能拼得过官富二代吗?
其实,从另一面看高考,高考不就是我们自己救自己,一次自我证明的机会,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高考,也有另一面发光的地方,我们也是朝着那一方面奋斗着的。
我们这些中学生也迟早即将用12年的青春去换那9个小时后的微笑,我真不知道,那样做究竟值不值,可我很清楚地知道,除了那样,我没有别的路可选择。我不会抱怨,也不会不甘。我已经走了下去,回头也没用,只能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迎接我的成年礼。
所以,我会努力下去,很努力地走下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