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暑假日记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下乡暑假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乡暑假日记120xx年7月13日,暑期实践的第四天。
今天我们实践的主要内容是:走访村民,看望卯田村一些老党员和退休干部以及发放我们从学校带去的关于三农科技的宣传资料。
上午,我们主要走访了一些老党员,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境况。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位独自生活的老爷爷家里。爷爷告诉我们他今年72岁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40多年了,现在他一个人住在卯田村的老家,儿子和女儿都在县城工作和居住,偶尔回来看望他。当我们走进爷爷家中时,他正在削竹签。爷爷给我们展示制作竹签的一系列过程。先是上山砍下成熟的竹子,再把它们切成一段一段,像一个个笔筒似的,之后再用柴刀将竹筒削成很细很细的竹签。爷爷说一段笔筒大小的竹子他要削成1000根细的竹签,再以1元钱的价格卖给当地制作鞭炮的花炮厂。当时,我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工作量最后只能赚上1元钱,这1元钱对于我们来说又有多大的用处呢?爷爷还向我们讲述他年轻时入党那时候的情形,作为刚刚被吸纳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我,对爷爷的经历很感兴趣。
下午,我们带着三农科技的宣传资料走访了当地村民,为他们进行科技知识宣传的同时,也向他们了解他们的农业知识及自主创业渠道,其中有一家村民的走访让我们这次活动收获不小。村民告诉我们,他家正在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家里养了很多用于重要成分的土鳖。之后,他带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土鳖养殖地,并希望我们能以农业大学的优势向他们传授一些养殖经验。
这次走访,我们看到了农村生活的新面貌。农民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只依靠种田生活,他们将学习越来越多的生存技能,或许,不久后,他们将比城市的工人阶级生活得更好,更舒适。
下乡暑假日记220xx年7月10日,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
上午,大家按昨晚分配好的任务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由队长带领其他三名队员组成第一小组,其任务是与上栗镇政府领导正式见面,希望取得当地政府对我们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而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财务部部长,我分配到第二小组,跟随副队长到上栗镇县城采购明日送给当地小学生的学习用品。
上午10点,我们乘坐乡村特有的小公交来到县城,一下车便开始了我们今天的采购之旅。由于副队长是上栗镇本地人,所以我们在找销售学习用品的批发商时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一家专卖书包的商店,看着琳琅满目的小学生书包,忽然间感觉很亲切,也许十几年前的这时候,我们也是伫立在商店门前看着货物架上各式各样的小书包欢呼雀跃,只是这时身份不一样了,但相同的是心情,大家凭借着自己小时候的喜好为当地小朋友采购了11个可爱的小书包。而当老板看见我们身着江西农业大学志愿者服装时,感觉很新奇并询问详情。我们把随身携带的暑期实践策划书给老板看,并向他说明我们此次活动的意义时,老板很慷慨地为我们优惠了不少,并感谢我们对当地贫困小学生的帮助。此时,大家心里一股暖流油然而生,这使得我们将这次实践活动顺利完成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之后,我们来到批发文具的商店,为小朋友们挑选了可爱的文具盒、写字本等其他学习用品,同样的,商店老板也很感动我们这次的活动,并称赞了我们这群大学生的素质,最后也是大方地给予我们支持。
这次采购,也许情形是在大家意料之外的,大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普通人支持我们这次活动的进行。明天,当我们把礼物送到贫困小学生的手上时,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江西农业大学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更有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暑期实践第一天,顺利完成工作计划。
下乡暑假日记320xx年7月15日,暑期实践的第六天。
今天我们实践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企业参观,上午,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距离卯田村最近的一家花炮厂参观。厂长很热心地接待了我们,并带着我们参观了花炮制作的流水线。
在这之前,真的如一句俗语所说的:吃过猪肉,不一定见过猪跑。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鞭炮,对烟花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记得去年我们江西农大的七十年校庆,当时庆典的烟花就是由萍乡校友捐赠的。村支书告诉我们,萍乡可谓是花炮之乡,这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花炮厂,而这也是当地重点企业之一,花炮厂的存在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很多村民不用再千里迢迢地跑到外地到工,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我们都清楚:制造花炮是一项具有很大风险的行业,安全措施对于这个企业显得至关重要。厂长耐心地向我们讲解了花炮厂为工人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并说会尽最大的力量去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这次参观,我们了解了花炮制作的全过程,从原料到所需要的器材,清楚了原来美丽的烟花是如此制作出来的,并感慨这一过程的辛苦,因为它确实饱含了巨大的风险性。
也许,当我们在看见天空中散发的美丽烟花时,我们会比之前想到更多:为了它这一刻的美丽,有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我们在卯田村看见的制作竹签的老爷爷到在花炮厂看到的顶着巨大风险制作成品的工人,这一切的辛苦都只是为了它在绽放那一瞬间的美丽。
在参观结束时,村支书告诉我们,鞭炮之祖是萍乡人,并且还是上栗镇人。这里很多花炮厂都传承了他的工艺,现在,花炮的销售能给萍乡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下乡暑假日记420xx年7月16日,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而走进敬老院也将成为我们这次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
上午十点,我们乘坐公交车来到上栗镇福利院门前,在走进福利院之前,大家商量着带点什么礼物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最后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考虑到时值盛夏,我们在敬老院前的水果摊上购买了好几个特大的西瓜,之后进入了敬老院的大门。
刚走进敬老院的那一刻,很多老人的身影映入我们眼帘。老人们看见我们身着志愿者的服装很快明白了,其中有一位热心的爷爷带着我们上楼找到敬老院的院长。院长听完我们的来意,很欣慰,热心地配合了我们的活动开展。在敬老院,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来桌子,将买来的大西瓜切成小块送到各位老人的手中,老人们乐呵呵地结果西瓜,满口的谢谢之词。其中有位奶奶很活跃,走哪都跟着我们的宣传部长手中的相机,奶奶很喜欢拍照,我们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和奶奶有合影。还有老人说真的很谢谢我们来看望他们,因为自从他们来到敬老院,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西瓜。看着敬老院的老人们,我忽然间想到了家中的爷爷奶奶,不知道这些老人是在敬老院和同龄的老人们生活得快乐还是和家人在一起更开心?总之,我知道,他们似乎很久没有接触到外界了,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们似乎比孩子们还要开心。
在吃完西瓜之后,我们的队员还和老人们在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随后,大家还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甚至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老人们表 ……此处隐藏1436个字……一个家庭来说,都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也许,就从这里开始,将会是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记得两年前的今天,和他们一样,拿着高考成绩的我很迷茫,因为家里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所以对于填报志愿,选择合适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很茫然,多么希望那时也有这样一些学长学姐和我交流读大学的经验。
关爱高考生,关爱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在我们看来,或许这将是此次活动最有意义的部分。
下乡暑假日记820xx年7月1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企业参观的第二个目的地-萍乡矿业集团黄冲煤矿。
黄冲煤矿隶属于一家国有企业集团,我们来到煤矿后第一时间找到办公室主任。主任在听完我们的来意后很热心地接待我们,并让另一位煤矿负责人将我们带到会议室和我们交流煤矿的经营状况。
以队长为代表,首先向煤矿负责人咨询有关煤矿的一些情况,例如:黄冲煤矿的年产量及煤矿工人的生活情形。负责人很耐心地回答我们所提的每一个问题,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煤从挖掘到出井再到运输的一系列流程。大约半小时后,煤矿保卫科黄科长来到会议室,而这对于我们的疑问又是另外一位至关重要的负责人。因为每每提及煤矿,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安全问题。黄科长很坚定地告诉我们:身为国有企业的矿业集团,他们始终把矿工的安全放在首位。而在矿区悬挂的横幅上,我们也看到这样的字样-“安全是根本,质量是基础”,黄科长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黄冲煤矿为保障矿区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
这次对煤矿的走访,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我们江西煤矿的情况。科长告诉我们,现在江西所有的煤矿基本都是由江西矿业集团掌控,在江西有三大矿区,分别位于萍乡、丰城和新余。而萍乡矿业集团作为历史最长的矿业集团每年的产销量也是位于三大矿区首位,萍乡除国有企业集团的煤矿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私营矿区,但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营的,都为萍乡人民提供了众多工作岗位,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科长告诉我们,江西矿业集团总部位于南昌市丁公路,大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总部学习更多有关于江西煤矿的知识。
今天,参观了两个萍乡市的企业,大家都感触颇深,认识到当地企业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确实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萍乡兼具矿业和花炮产业的存在,经济无疑得到飞快发展。
下乡暑假日记920xx年7月14日,暑期实践的第五天。
上午大家的工作内容是:参观新农村建设,并向当地村民进行调查问卷。
上午10点,我们在副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上栗镇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进行参观和走访,这里名叫“沙岭自然村”.刚走进这个村落,画面果然和我们居住的卯田村不大一样。这里家家户户基本都是两层的小楼房,有些房子前面还挺靠着别克、大众、丰田等黑色小汽车。有些楼栋之间隔得比较开,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广场,在这里安装了一些体育建材,供村民们进行体育锻炼。
之后我们走访了几家新农村的居民,在他们的家里我们甚至看到了一个小型的网吧式结构,里面摆设了十几台台式电脑。而这仅仅是一个村庄,我们已看到了在这里的高网络普及率。接着,我们向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向他们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新农村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好处以及仍存在的不足。村民们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确实给他们带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能收看到有线电视且通了自来水,生活的确比以前宽裕得多。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了信心,也很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
临走前,有居民向我们反映说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他们很头疼,那就是建在他们村的一家造纸厂,每天从造纸厂流出来的大量污水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因为这使得周边水塘的水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村民希望借助我们的力量再次向政府反映并得到政府的重视。
此时,我们已感觉肩负在我们身上的责任,也许于我们而言,这次暑期实践并不仅仅是在农村体验生活,更应该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用我们的努力,哪怕是微薄的力量去给予新农村建设真正的帮助。
下乡暑假日记10暑假里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妈妈说要带我去远房的姑姥姥家玩。
这个姑姥姥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一次,只记得她们家很远,在农村,我顿时又好奇又兴奋,又可以去玩了。我跟妈妈坐上了去姑姥姥家的车。公路上的汽笛声“嘀嘀嘀”的,在欣赏着乡村的美丽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令人神清气爽。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姑姥姥家的房子很大,院子里养了好多的家禽,只见姑姥姥正在喂小鸡们吃食,那些小鸡在鸡棚里“叽叽叽”活蹦乱跳,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旁边的鸭棚里有八九只鸭子,它们就比较的悠闲,“嘎嘎嘎”边走边叫,朝东边的一个角落里望去,原来,这里面还养了一只小花猫,“喵喵喵”的似乎见到了我在跟我打招呼呢,我们紧跟着就走到了家里面,我被一个木质的大箱子吸引了,房子的西南角搭建了一个大大的木箱子。我好奇地问姑姥姥:“这个是做什么的?”姑姥姥跟我解释说:“这个箱子是给母鸡生蛋用的,要生蛋的母鸡都会进来,下好了蛋,来年就能孵出小鸡了。”原来还有这么神奇啊,真是太有趣了。
傍晚的时候,姑姥姥说要带我们去田里摘些蔬菜,来到了菜地里,旁边的小溪流“哗啦啦”地流淌着,路边有长得矮矮的青椒、包菜,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蔬菜,我还看到了一个好大好长的南瓜,但这个南瓜是绿色的,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这个是绿色的,是还没有长熟吗?”妈妈说:“这也是南瓜的一个品种,这种是炒着吃的,特别的美味。”哦,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摘了好多的蔬菜,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晚饭开始了,我们围坐在桌前,吃着自己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心里美滋滋的。
下乡暑假日记1120xx年7月9日上午,怀着期待许久的激动之情,江西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终于踏上了“三下乡”的旅途。在校团委赵刚老师的指导及队长张海涛的带领下,我们这支由校学生会九名成员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如期赶往了实践地点-江西省萍乡市上栗镇卯田村。
中午12点,由赵老师带领,大家乘上5201前往萍乡的列车。此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期待的神情。因为此前,大家只是听学长学姐们讲过“三下乡”的情形,而谁也没有真正体会过。当我们都拖着自己的行李箱坐上火车的那一刻,我们知道:向往已久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开始了,我们都满怀着激情去完成这次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体验农村生活,真正体现实践的意义。
下午5:30,我们终于到达萍乡站,之后迅速乘车,希望赶在夜色前到达上栗镇卯田村。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联系好住宿的农户家里,此时我们才算真的开始了我们的实践内容。不久后,热心的农户为我们这支队伍准备好饭菜,是乡下常吃的一些。晚饭时间,我们与卯田村前村长交谈,希望实践的这几天能得到一些他的帮助并感谢农户这些天的照顾。之后,在十几个人挨个排队洗好澡之后,大家上楼,这是乡村常见的两层小楼房。也许一生中都不会再有这种经历:十几个人排队用一个洗澡间,或许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珍贵的记忆吧。
今天,最后的一项活动内容是商讨明天的活动计划,在大家明确分工之后,累了一天的我们在农户家里入睡,虽然会不习惯,但真正体验的农村生活从这里开始。
实践第一天,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开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