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900字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5-10-28 12:06: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900字锦集10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900字锦集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1

几千年前,见逐而作《离骚》的屈原先生,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怀抱对祖国沉沦的悲痛,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小学生作文《家乡端午节风俗作文》。人们为纪念这位为人敬仰的爱国志士,每年的农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会向江中投掷粽子(叶包饭,饭夹枣)。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一个习俗,而这天也被命名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契机,每每打开粽子,眼前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一份流传千古的爱国忠魂……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端午节已不再属于中国,在不久前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的新一批文化遗产中,端午节堂而皇之地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不禁让众多华夏子孙大跌眼镜。我们在得知这条消息之后该做些什么呢?抱怨联合国相关机构处事的不严谨?批判韩国对历史的歪曲?或是为“粽子”的专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应该反思……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期间,有许多值得沿袭的传统和文化。当然,我们的思维不能一成不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适当的改进。但将它们统统淡忘是万万不可的,有人会说:我们每年也都在过端午节,不能算淡忘。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是仔细想想,我们除了在“过”端午节之外我们还做了些什么,还因为节日有过什么样的心灵触动吗?节日总归是要过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样消磨一天的时间,只是食谱变换,增加了一道“粽子”,还要被挑三拣四。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也许人人都会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为他投入江水时飞溅的爱国情绪所震动?我们正在腐化历史的精髓,压缩古人的情操,折断传统的翅膀。

反观韩国,不论端午节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们对传统的尊敬:孔子所宣扬的礼仪在很久之前传入韩国之后再也没有中断过,韩国人对礼仪的遵循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对孔子的崇敬也超过了中国人,我们只会死记硬背那论语,而韩国人早就将论语付诸于行动。在10年动乱期间,中国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们却对者这为礼仪之父顶礼膜拜,也真正将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们辨证多年之后,才发现孔子精神需要取舍地保留,而黄海彼岸的国度却将其日益完善。近年来韩流之风刮得国产电视剧站不住脚,从他们的电视剧中,很多中国人惊叹那里的礼仪,要去学习,效仿,但那其实是我们的祖先创设的传统啊!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批判端午节的归属呢?自己不珍惜传统,把传统的归宿交给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应当。

引用一句论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题目中写下“我家乡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传统不能丢,不能全盘否定。因为,端午节永远是我们家乡的节日,是每个中国人懂得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2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3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此处隐藏5486个字……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地处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区,按说是过北方形式的端午节,但由于我们这里是山水相间,有北国小江南之称,也就有了独特的端午习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叶、喝雄黄酒,又有北方少见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的龙舟赛。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鸡蛋或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喝雄黄酒。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厨房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条粽子。吃完饭后,我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于是,我便去河边看赛龙舟。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端午节前几天,他们就摆开了阵势。龙泉湖两岸,红旗飘飘,彩旗猎猎。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龙泉湖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江边泊着两条龙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它们龙头翘起,蓄势待发。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响起,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的目标进发。船上鼓声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两侧,每人手中紧握划板,一鼓作气。河岸上,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起来:“黄龙加油!”“青龙加油!”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河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劈江斩浪向着河对岸疾驰。一条百十米宽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钟的时间就横渡过江。一场比赛下来,双方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人们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10

端午是一条河流,源头是汩罗江,从屈原投江的那一刻起,已汩汩流淌了二千多年。

喜欢端午,只是缘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春节,就是端午,父母要为孩子每人张罗一套衣裳,还会有一个小小的香囊,那是母亲在深夜借着昏暗的灯光一针一钱勾出来的。端午的清晨,换上新衣,佩在衣襟的香囊缓缓地释放着酽酽的香味,氤氲着儿时的整个端午。

家乡的端午是要吃粽子的,串串粽子就悬挂在厅屋廊间。有一年,吃多了,加上糯米不易消化,结果反了胃,腹积难消,痛了整整一宿。之后,对粽子我便敬而远之,数年不闻粽叶香了。在外读书那年,母亲托人捎了几串粽子,便随意扔在寝室的桌上。上课时,杨梅的吆喝声远远传来,闪念之间,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端午,就特想吃粽子。下课后,直奔宿舍,几串粽子却不翼而飞。转身,室友们却一脸灿烂:“你家乡的粽子真是好吃呀!”我又一次与粽子失之交臂,而节日的盛宴也就继续着空白。

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此时,女儿的端午也就是一套春夏换季的新衣,和一串街头买来的粽子。以为端午就这样渐行渐远。母亲却执拗地打来电话,要我别忘了端午的祭祀,要在门楣和中庭各钉一幅菖蒲。我闻过隔年的菖蒲,也曾在屈原《离骚》的众多香草中找寻过菖蒲的原形。“清明插柳,端午悬艾”,菖蒲成了端午一道隆重的仪式。在母亲的殷殷叮咛中,才发觉端午从来未曾离我远去。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就象一场交通事故,让步履匆匆的我突然停了下来。在端午的若有若无之间,重新勾起些许往事。小时读过《白蛇传》,以为白蛇在端午的现形只是个传说,后来才明白选择雄黄酒作为道具自有凭据。端午已近夏至,阳气炽盛,记得母亲在庭院的角落除洒雄黄,正是为了避虫避蛇。端午的雄黄酒让白蛇不胜酒力,也自在情理之中啊!

端午也在人们的怀念之中,明晰起来。接着就有了传统节日的休假,我不再有工作的忙碌,可以偷闲回一趟老家了。可以重温心中那份母亲对节日祭祀的庄严与凝重。女儿可以吃上母亲包裹的豆粽,一觉醒来,可以穿上母亲早早折叠好,放在床头的新衣了。午饭后,可以去看那场龙舟竞渡,将端午划向我的记忆深处……

走在端午的路上,以为端午的源头就是屈原了。待读到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才知道端午的仪式出百里而不同,纪念的对象也各异。就象滚滚长江,一路奔流,支流越来越多,到了入海口,已是一片宽阔的水域了。可是假若溯江而上,到了青藏高原,那千年不化的冰川,何处才是源头呢?屈原之前,南方的吴越民族早就在端午的节日里祭祀祖先的图腾了,这应该才是端午真正的起源吧!可是这都已不重要了,让我牵挂的,是端午还会向何处流淌,何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入海口!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900字锦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